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梦·创未来”云堡未来市公共艺术展揭开神秘的面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1组艺术家,掀起了上海2019春季第一波艺术先锋新浪潮。我们对每一位艺术家进行了专访,希望我们对他们的作品不会只停留在观看和互动上,有时候,我们需要与艺术家站在一起,共同直视人心,仰望星空。
01
艺术缘于生活,而不高于生活
青年时,艺术家蔡勇有过一段神奇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说法,他顿悟见性了。因此,与他面对面交谈,话题常常从艺术延伸到心灵。蔡勇喜欢用缘份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谈及艺术,同样也讲究“缘”,他认为艺术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缘于生活。长期以来,蔡勇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关注着都市生活,正如他的参展作品《逐格·前行》所表达的那样,用艺术的真实代替生活的真实。采访结束后,我们邀请蔡勇拍摄个人照片,令我们意外的是,他对镜头的把握十分灵动,非常有表现力,可以感觉得到,这是一个身心自由的人。
独立艺术家,毕业于上海华山美校,同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特技美术,随着传统电影特技日渐隐身而离开。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与生活的历练,他在不断的创作中形成了自然而然的艺术风格。
02
当艺术邂逅梦想与未来
Q:您觉得艺术与未来是什么样的关系?艺术应不应该关心未来?
A:艺术是每一天,未来也是每一天,所以没关系也有关系。我们今天的当下就是以前的未来。对于艺术来说,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它都是在践行,像思想的践行、生活的践行。不知道其他艺术家是否关心未来,我是关心当下的,未来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我就先做好当下吧,当然,艺术家是有前瞻性的,这个前瞻就是未来。
Q: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是梦想家,您怎么看待梦想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A:我不是梦想家,因为我的每个梦想都是现实的,我会去实践把它表现出来。没有梦想就少了乐趣,但是我们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而这恰恰就是梦想。我在22岁的时候顿悟见性,从此,在我眼里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保持平常心去面对生活。另外,我作为艺术家其实不谈创造力,我讲究的是“缘”,这个世间万物都讲究缘分,我的艺术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缘于生活。
Q:您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未来?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
A:未来对于我来说,意味着“行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世界上是没有未来的,这是人类自己为时间划分的跨度,未来是被我们定义的。
Q:您此次参展作品是绘画装置《逐格·前行》,您想要表达什么?
A:我在云堡未来市现场创作《逐格·前行》的时候,窗户、窗外的地铁、我画的各色人物都是我作品的一部分。我的作品都着眼于都市生活,关于人类、出行、交通工具,我画的最多的是地铁系列,因为地铁上人最多,每个人都不尽相同,而我会通过绘画去表现或者改变,用艺术的真实代替生活的真实。画的时候没有任何为什么,一气呵成,属于无思想本能化行为。在用色方面我这次选用黑色画各色人物,是不想和窗外的地铁这个参与者“抢戏”。当地铁未驶过时,画面是静止的;当地铁驶过时,画面是动态的。在人物、窗户和地铁之间形成摩擦,这就是情绪的摩擦,观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Q:您现在是不是已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A:我和其他艺术家走的道路不一样,他们大多是边创作边探索,而我年轻的时候悟出了我的艺术源点,但是心里的明白,不等于“画笔”明白。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就明白了什么是适合我的艺术创作。当我把这种艺术的执念放下了,慢慢的,生活帮我做出了艺术的选择,近几年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刻意。
03
参展作品
《逐格·前行》/绘画装置
在云堡未来市V型展厅2楼,艺术家蔡勇在有窗户的墙面上即兴创作,窗外的地铁9号线、窗户、墙面上的人物形象都是他作品《逐格·前行》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当地铁驶过的时候,作品才算完成。多年来,曹勇在各种艺术领域间跨界实践,加上他本人对身心灵的探索,让蔡勇的创作总是显得十分灵动。
04
关于我们的诞生
2019年初,专业策展人苏冰遇到了艺术百代跨界艺术平台艺术总监刘子惠,他们认为,未经雕琢的云堡未来市为公共艺术的导入性和对话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办一场高规格的公共艺术展吧!合作意向很快得到了云堡未来市的认同。作为一个即将破壳而出的地标性文创园区,公共艺术本身也将会是园区的一部分。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2019年4月18日,“梦·创未来”2019云堡未来市公共艺术展盛大开幕,艺术展上近100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行为、新媒体、影像、肢体剧场、现场即兴等多元艺术形式,呈现了当代艺术的群像。
[展览时间]
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
10:00AM~5:00PM
[展览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王家厍路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