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首页
园区动态
园区活动

毛唯辛 | 曾经全力击风浪,而今却要定风波

2019-05-14


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梦·创未来”云堡未来市公共艺术展揭开神秘的面纱。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1组艺术家,掀起了上海2019春季第一波艺术先锋新浪潮。我们对每一位艺术家进行了专访,希望我们对他们的作品不会只停留在观看和互动上,有时候,我们需要与艺术家站在一起,共同直视人心,仰望星空。






 01 

曾经全力击风浪,而今却要定风波


作为一个集装置、影像、行为、绘画等多种艺术创作形式于一身的艺术家,毛唯辛的水墨作品在此前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然而,多年以来他的水墨早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当他的水墨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作品的物像、笔墨本身,而是他对“水墨”和“观念”如何融合的过程——这是一个成熟艺术家创作时的功课。本次展出,毛唯辛带来了幅作品,展现了他在笔墨上的探索和心灵视角。很多时候,毛唯辛独自呆在松江偌大的工作室里,诗歌底子的触觉会推动他准确捕捉住那些思维闪光点。


艺术家、策展人,涉足当代油画、水墨、影像、装置、行为等多种媒介,亦是鱼羊鲜艺术小组发起人之一,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02 

当艺术邂逅梦想与未来


Q:您觉得艺术与未来是什么样的关系?艺术应不应该关心未来?

A:艺术即反映当下,又超越时代,艺术就是未来。


Q:很多人认为艺术家都是梦想家,您怎么看待梦想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A:艺术实际上就是艺术家思考的排泄物。有创造力是外界对艺术家美好的说辞。


Q:您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未来?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

A:未来这个词太遥远,我只做好当下。


Q:您此次的参展作品《独角兽》、《至日之诗系列》、《如常,我们的守候》、《慵懒的午后》、《在神圣的黑夜迁徙》纸本绘画,都体现出一种混沌的环境和若有若无的人和物,这样的创作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A:这和我自己一贯的工作方式有关,是工作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自然形成的,它是我内心需要的物化呈现。


Q:这次展览上您和艺术家计文于的鱼羊鲜小组还展出了本次展览上最引人好奇的声音装置《抽屉的隐喻》,非常有趣,这个想法是怎么诞生的?你们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A:我们小组的工作就是平时闲聊,很多想法也是在闲聊中产生的,它和我们平时思考有关,在严肃的作品里加入一点不正经,其实也是蛮好玩的事。这个作品的内涵最初也是无法去设定的,是作品完成后自我生成的,它是关于人的记忆和信息,是人把很多的秘密隐藏的空间。


Q:您的作品涉猎很广泛,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把握不同媒介之间的切换的?

A:都和作品自身有关,媒介不重要,准确才重要。


Q:除了艺术,您还有什么别的喜好吗?这些喜好有没有一定程度上增加您在艺术创作上的灵感?

A:我的喜好太多,就像你吃了很多的不同食物,你不会去分类量化它的成分,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养分。


                             

 03 

参展作品

《如常,我们的守候》《慵懒的午后》

《在神圣的黑夜迁徙》《独角兽》

《至日之诗系列》/纸本绘画


好的作品,可以以隆重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轻松日常的方式展示。毛唯辛的系列水墨画主要以团块墨色和简笔线描相结合,非人非物的视觉效果形成独特的符号感。而被巨大的环境所吞没的人物,则表现出了当下人们共同的彷徨和孤独。

《如常,我们的守候》


《慵懒的午后》


《在神圣的黑夜迁徙》


《独角兽》


《至日之诗系列》



 04 

关于我们的诞生


2019年初,专业策展人苏冰遇到了艺术百代跨界艺术平台艺术总监刘子惠,他们认为,未经雕琢的云堡未来市为公共艺术的导入性和对话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办一场高规格的公共艺术展吧!合作意向很快得到了云堡未来市的认同。作为一个即将破壳而出的地标性文创园区,公共艺术本身也将会是园区的一部分。经过4个多月的筹备,2019年4月18日,“梦·创未来”2019云堡未来市公共艺术展盛大开幕,艺术展上近100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行为、新媒体、影像、肢体剧场、现场即兴等多元艺术形式,呈现了当代艺术的群像。



[展览时间]

2019年4月18日~5月18日

10:00AM~5:00PM 

[展览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王家厍路885号


上一篇:蔡勇 | 艺术缘于生活,而不高于生活
下一篇:倪卫华 | 让艺术走进大众,追寻记忆
合作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创作基地 上海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纪录片人才孵化基地 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平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学生影视实训基地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3023141号-1